• 儿行千里感娘恩

    校友 梁波人生的艰辛苦楚,人这一辈子大抵都经历过一些,沧桑略过生命,或多或少。而这些苦几乎被娘逐一尝遍。朱德写过自己的母亲,那是中华民族女性的勤朴与伟大。而我的娘,不同时代,一样印证着生命的真诚和中国女性的坚韧,我生命越长,越会不自觉地被娘所感动。——题记最近工作压力很大,经常熬夜加班,实在苦闷难耐就给娘打电话。娘宽慰我说:“年纪轻轻的,吃点苦算个啥?再苦,还能比讨饭更苦?当然咯,也要注意身体。”通完电话,我心里就亮堂了许多。娘是1944年生人,亲历了那个由乱转治、一穷二白的年代。当她还是个农村小姑娘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便随大人出门讨饭。一身破衣、一头乱发、一根竹棍、一个瓷碗,近处无饭可讨,只能走远路,但远处也都是穷苦人,谁家若是发善心给一口吃的,便感动得连忙作揖道谢。娘说:“饿啊,饿得前胸贴后背!若不是为了找一口吃的保个命,哪个愿意低声下气去讨饭?”饥饿感,成了娘刻在骨子里的记忆。经历过生命苦难的人都格外坚韧豁达,娘身上烙印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不屈与顽强。娘和爹成家之初,农村的日子尚未富足,但靠着勤俭持家,尚足温饱。娘说:“当年讨饭,若不是有人给点吃的,恐怕早就饿死了。如今有饭吃了,要记得别人的好,待人要有善心。”娘把感恩之心回馈给奶奶和爹,只要家里有一把米,就让婆婆和丈夫吃上饭,自己却总是用杂粮凑合一口,偶尔挨饿的总是她自己。我们五个儿女相继出生后,娘的日子更苦更累,但她坚毅地咬牙扛过来了。最让娘引以为傲的是,当年生产队挣工分,她总是挣得最多。“男将(男人)都没有几个比得过我。”我们几个儿子让娘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为了多挣工分,娘像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早出晚归,无论寒来暑往,无论阴晴风雨。每天清晨出门时,娘总是把空水桶捎到村口的水井边,中午收工时挑回满满一担水。即便怀有身孕或孩子刚刚满月,娘也都强撑着下地干活。娘说:“这样就能节省时间,攒下功夫多做事。”时间省下了,工分挣到了,娘却在长年累月拼忙中积劳成疾。早年我家盖房,在田间制作了用来砌墙的泥土砖块。一天夜里突然下雨,那些砖块尚未干透,如果不及时转运到室内就会被淋成一滩泥,为了避免前功尽弃,娘毫不犹豫地参入到抢运砖块的队伍。娘事后回忆说,那天晚上的每一副担子都足有一百六十斤重。无法想象,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娘,是怎样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扛起一个家!物质匮乏的年代,一粥一饭、一丝一缕的积攒都极其不易。为了赡养老人、相夫教子,娘尝遍生活的艰辛。娘是多汗体质,夏季,几乎每天都是从早到晚衣衫汗透。汗渍的浸泡加上肩挑背扛的磨损,让娘的衣服很不耐穿,但她舍不得扔掉任何一件破衣服,要么缝缝补补接着穿,要么裁剪布片补到其他衣服上,就连剩下的边边角角也要留到冬天,变成给我们缝制布鞋的材料。娘特别精打细算,孩子们的旧衣物也是一律不扔的,老大穿小了的衣服鞋子老二老三接着穿。那个年代,孩子们个个盼过年,因为过年时不仅能添一身新衣服,还能“捡到”哥哥姐姐的旧衣服。而平时,大家早已习惯了不合身或缀满补丁的衣服,因为家家如此,人人如此。待我们稍大一些,农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但娘的节俭却并没有丝毫改变。当时,水果、糖果、罐头、饼干之类,都是难得一见的稀罕物,通常只在逢年过节、看望病人或庆贺喜事时赠送。记忆犹新的是,每当家里来客人,娘总是张罗丰盛的饭菜款待,送走客人后,则把收到的那些“稀罕物”存放起来,省得下次走亲戚时另买。看着我们眼巴巴垂涎三尺的样子,娘总是笑着说:“莫像馋猫一样嘴边挂不得干鱼,居家过日子嘛,一定要能省则省。”有时,娘把存放好久已经招虫子的饼干拿出来吃,我们仍欢呼雀跃,如同得到了人间美味。娘虽然看起来怯懦隐忍,但内心却倔强刚毅,最不擅长投机取巧和钻营算计,也不懂人性和人际关系中诸多复杂微妙的东西。娘告诫我们:做人要勤快本分,待人要实心实意。但是,面对一些邻里纠纷和利益纠葛时,她又总是扮演“老实人吃哑巴亏”的角色。有一次,娘承受了极大的委屈,我气得浑身发抖,横下一条心想报仇雪恨。没想到,娘却决然拦下我说:“人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和蚂蚁没什么分别,犯不着为些鸡毛蒜皮的事打打杀杀。你放心,我忍得过。”娘说得没错,人生苦短,几十年时光转眼逝去。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富足,与当年缺衣少食的艰苦日子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秉承了父母勤俭节约的习惯,在不同城市奋力打拼,扎下根来,分别把娘接到城里,想让她享享清福。刚开始,娘高兴得像个孩子,她说:“城里那么多高楼大厦,到处都是小汽车,真是像做梦一样。看到你们都过上了好日子,我就放心啦”不出十天半月,娘就担心给我们添负担,借口住不惯,执意要返乡,和爹一起守着清苦的日子,不辍每日的劳作。我们寄回去的钱,娘会习惯性地攒着,不舍得花;我们寄回去的衣服,娘会习惯性地叠着,不舍得穿。只有每年春节时,娘会格外“舍得”,她总是高兴地穿上我们买的新衣服,把一年来攒下的所有好东西都做给我们吃,等到我们返城时,又用大包小包塞满我们的后备箱,然后含泪把我们送走。前年初夏,娘突然病重住院,我闻讯赶回去探望已是一天之后。我问娘:“今天吃的啥?”娘答非所问:“今天吃了三块钱。”我愕然追问:“三块钱怎么够吃一天?”娘说:“吃馒头,一餐一块钱。”我心疼地责怪娘:“手头没钱了吗?”娘说:“钱多得很,吃饱就行了。”我无语,只能在随后的陪护期间变着花样调节伙食,娘责怪我浪费钱,却吃得很舒心。我想,这也许是我对娘唯一值得欣慰的补偿。前几天,二哥回老家看娘。娘高兴极了,拎出一箱酸奶让他喝。二哥取出一罐酸奶插上吸管递给娘,娘却吸了半天喝不到。原来,酸奶是娘舍不得喝攒着的,早已过期凝结了。二哥哭笑不得地看着娘,旋即大笑起来,笑着笑着,眼泪掉下来。后来,娘带着二哥去菜园,要给他摘一些新鲜蔬菜带到城里去吃。二哥跟在娘身后,拍了一段视频发给我,并感慨道:“娘老啦,走路都发飘了,但老人家还像以前一样,不管什么好东西都舍不得享用,都帮我们攒着,给我们留着。”我反复看那段视频,看着娘年迈孱弱的身影,想着娘的一贯节俭,她攒下一身的病痛留给自己,攒下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同时帮我们攒下留在心底的,还有她的拳拳慈爱、她的朴实无华和对她的满心牵挂……

  • 图片新闻

    时间就像树的年轮一圈圈刻印在哈工程的四季时光里,  刻印在哈工程的青檐碧瓦间, 更刻印在一代代哈工程人的记忆里 。 那些年我们漫步在杏花林下 , 春风拂面 ; 赏荷在济海湾旁 , 夏雨涟漪 ; 拾一枚图书馆前红艳的枫叶 , 秋风飞舞; 挥一把晶莹剔透的白雪, 冬落人间 。 我们记得旭日东升时楼宇一角闪耀过的光华 , 记得奋战深夜时灯光的明亮温暖……彼时的青春时光 , 如诗所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我们把四季的时间定格, 既是回忆 , 又是期盼 。 回忆过去四季里的青春年华 , 如美酒 , 甘甜醇香 ; 期盼未来四季里的奋进时光 , 如少年 , 鲜衣怒马 。     这也是  2021 年, 小编为您送上的第一份礼物 — —哈工程的四季时光,收下这份定格的美好,品味曾经的故事 ,开启未来的期盼 。摄影:王一勇制图:侯万龙

  • 透过三毛看人间的诗意与烟火

    刘涛疲惫的时候,喜欢翻看三毛的书。混乱繁杂跳动的思绪会慢慢安静下来,灵魂里也便找到一份宁静,寻到一份滋润。三毛的叙事里很少有宏大的史诗,更多的只是涓涓流淌的细小生活。很多人...

  • 拾贝

    烟台管委会王九思“……等到孩子上小学之后就懂事了……”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你要好好学习,高考是决定人生的第一大关……”带着来自父母师长的那份叮咛,也带着属于自己的那...

  • 休刊启事

    根据学校寒假放假安排,本报于1月18日至2月28日休刊,3月5日恢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