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遨游科创海洋

    本报记者 谷雪 学生记者 钟雨薇日前,我校水声学院回声科技团队凭借“深海装备护航者——助力全球海洋设备精准回收”项目挺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并一举斩获金奖,这也是我校首次获得该赛事国赛金奖。“面对深海无数的奥秘,青年一代应勇于担当,勇攀科创高峰。”团队负责人水声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轩野说。 结缘深蓝 2018年,从学校宣讲团老师的口中,张轩野第一次听到水声工程学科,他对这个神秘的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高考,他如愿进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学习水声通信专业。通过学院刘凇佐教授的讲解和自己对水声专业知识的学习,张轩野关注到,随着人们对海洋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断加深,向海底投放的仪器设备逐渐增多,但国内深海坐底式设备回收设备的研究却存在技术难点,这使得昂贵的海洋设备难以回收,几乎等于“一次性”产品,不仅会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导致收集到的珍贵资料丢失。“为了使国家的深海坐底式设备回收不受技术限制,推动国内释放器行业发展势在必行。”张轩野说。回声科技团队成立于2017年4月份,张轩野入学后就在学长的引荐下加入该团队学习。2018年10月,团队正式开始了对全深海声学释放器的研制,张轩野成为主要负责人。截止目前,共有16个成员参与项目的研制和推广,他们志同道合、目标一致,因项目相识,与深海结缘。 追求百分百可靠 目前,国内外均有用于水下设备自动回收的相关释放器的生产,但是准确率较低。“深海装备护航者——助力全球海洋设备精准回收”全海深声学释放器作为传感器系列设备中的一种,利用声学通信原理,集声学释放、应答测距、双向通信功能于一体,通过水声通信控制水下机械结构完成脱钩工作,能够对水下仪器设备、科考设备等进行位置指示、释放和回收,具有高可靠、低功耗、抗干扰的优点,是深海投放回收式海洋潜标系统不可缺少的装备。要控制水下机械结构在深海完成脱钩,必须实现水声通信,但水下环境复杂,可能会受到近水水域海浪噪声、工业噪声、自然光辐射等干扰,且速率较低。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使设备百分百可靠,在水声学院刘凇佐教授和刘铁副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算法开发、定位集成等过程,2019年12月,团队基本完成了第一款原型机的制作。期间,团队共进行了20余次水池仿真验证、2次性能指标海试验证,成功运行长达万余行的代码,经过试验,水声通信对释放器的唤醒率可高达百分百。全深海声学释放器工作深度可达11000米,负载能力可达到1万千克。2018年10月到2019年12月,400多个日夜,回声科技团队的成员在实验室与教室之间两点一线,攻坚克难。成员们每天要在花费将近10个小时进行第一款原型机的研制,再加上学习上的压力,队员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团队成员们相互鼓励,“我们选择了科创这条路,就要坚持下去,不给未来留遗憾。”张轩野说。“深海装备护航者——助力全球海洋设备精准回收”设备背后有数十项核心专利支撑,刘凇佐在通信算法、抗干扰算法等领域有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在全深海声学释放器的功能集成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指导。项目获得了多家海洋相关企业的应用证明,和国家深海基地的打压认证。“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我们的项目很难实现。我们是在站前辈的肩膀上前进。”陆胤亨说。 不放过每一个机会 对创业项目来说,如何将产品推广出去是关键。回声科技的团队成员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在产品研制成功后,他们曾经对300家海洋相关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在经过数据分析后,团队成员一致认为,全海深声学释放器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深海设备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成本高昂,一旦出现损坏将无法进行回收,造成资源浪费,而团队设计的全海深声学释放器设备能够基本实现设备零失误回收,由于掌握核心技术,一旦设备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回收维修。这样同时可带动设备配套生产、维修等相关企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链。2019年,回声科技团队成员在参加海洋设备宣传会时,得知山东贝宁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网笼式集成化养殖鱼虾蟹,但遇到了网笼式养殖让偷盗者有机可乘,养殖的水生生物经常被盗,造成经济损失的难题。为解决该问题,团队成员利用水下通信相关技术,为其海洋牧场建立水下电子围栏,可在遇到偷盗者时发出警报,使他们能够及时得知。正是这次合作,让公司的负责人注意到了这群敢拼敢闯的年轻人,团队成员在与负责人交谈中介绍了全海深声学释放器,该产品可以用于水生生物的定位和捕捞,双方建立起合作关系。2020年6月,回声科技团队的全海深声学释放器产品实现了商业化。“一个好的创新创业团队,不应该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回报社会。”张轩野说。回声科技团队将坚持初心,克服困难,继续遨游在科创的蓝色海洋,取得更多的突破,为实现海洋强国贡献力量。

  • 做青春舞台上的主角

    学生记者 邰宇浩 本报记者 赵琳琳周瑶(左二)在俄罗斯诺维克湾跟随老师进行采冰实验 周瑶,中共党员,船舶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以第一负责人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校级科研立项项目三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一篇,获得省级以上科创奖励五项。在校期间参与《由参事走向公民——以校务参事为载体的高校管理育人研究》等多个“七育人工作创新项目”。获评“全国水利院校十佳未来水利之星”提名奖、“黑龙江省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大学生活是一次五光徘徊,十色陆离的旅程。每个人都在为梦想拼搏,或在科创方面闪耀、或在才艺方面出彩、或在学习方面出色……周瑶目标是全面发展。 勤勉笃行,苦心探索科研实验 周瑶作为一名工科学生,在学习上、科研上处处体现着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逻辑思维,他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精钻悟透。“参与科创项目是帮助我理解吃透专业知识的最好方法。”周瑶认为学习与动手实践不可分割。周瑶积极参与各项专业类科创赛事,在大赛中勤勉笃行、苦心探索,斩获多个大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为验证波能发电装置的发电效果,他与队友在实验室起早贪黑,在水槽中进行长时间实验,最终他的作品斩获特等奖。在学习水工测量学专业课后,为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他与同学组队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为了得到精准的数据,周瑶和他的团队需要避开主楼人流量高峰期,只得每天凌晨4点—8点,晚上7点—10点进行测量。比赛期间,正值夏季天气炎热,周瑶需要扛着经纬仪、水准仪连续一周在学校和比赛场地之间往返,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周瑶和队友们经常顶着烈日作业,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浸透了衣衫,有时忙起来一口水都喝不上。为了不耽误考试,周瑶白天参赛,夜晚进行复习,他乐观地说:“白天测绘,夜晚整理复习,一日也就变成两日了”。正是这种坚持与勤奋使得他在角逐中取得黑龙江省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取得好的成绩固然开心,而最让他开心的是每次赛后的收获,将课本上的文字与符号转化为真正的作品,成就感十足。 学有余力,热心服务校内师生 周瑶善于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与工作的时间,他积极加入学生组织,服务同学、反哺学校。2018年6月,周瑶被校长聘任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校务参事”,“你们就是校园内不求名利的幕后智囊团。”就职那天,校长的一席话成为周瑶的工作目标。他围绕学校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同学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共计收集2万余人次反馈,合计提出403条意见。针对集中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11份、建议5份,共计5万余字,校园内多项“学生关注、看似微小、影响面大”的难题逐步得到解决。“学生校务参事”是连接校长与学生的纽带,周瑶很珍惜这个锻炼的平台。一次偶然的机会,校长邀请几名校务参事跟随其调研学校工作,这一次,他到过许多从未去过的地方,看见许多从未了解的工作,听见许多从未耳闻的消息,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校园。从那时起,周瑶便下定决心:做个尽职尽责的校务参事,不辜负校长和同学们的信任。在那次的调研报告中,周瑶整理提出的很多建议均被学校有关部门采纳,对主楼附近和21b楼前坑洼不平的地面进行了修整,在图书馆侧面一块裸露的区域修建了小路等。“学校是一棵硕大的果树,我们因其果实成长,自然也就应当尽心地浇灌它,这样一届一届传承下来,学校就会愈发枝繁叶茂,直至干霄凌云。”周瑶说。 求真务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自大一开始,周瑶坚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曾参与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10余次,参加“班助一”活动为务工学生子女义务教学等,几年来累积公益学时达500余小时。在2019年中央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中,周瑶与来自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学生代表,深入到洛阳的贫困村中进行产业脱贫宣传。通过深入调研,以青年的视角,借助微博、抖音等平台以直播的形式为贫困村做宣传,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春节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周瑶主动要求加入到学院疫情防控的队伍中来,配合老师开展了别样的线上抗“疫”工作。同学们遍布祖国天南海北,为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他协助学院按层级整理所有学生微信群,仅用半天时间就将2090名学生信息核对完毕,将其按照学生类别组成疫情防控群11个,用于每日打卡、防控知识宣传等。疫情期间,周瑶发现一些同学笔记本、专业书等学习资料落于学校,影响其居家学习效果,周瑶以学校校务参事的优势在全校本硕博群体中积极展开调研,汇总同学需求,以建议形式提交给校领导,有关部门迅速推进相关工作,保障同学们居家学习不掉线。他是思想引领的红旗手,服务师生的先锋军,全面发展的排头兵,学院防疫的主力军……大学四年,周瑶在不同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青春之光更加绚烂。

  • ​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党建相关工作

    本报讯(记者 金声 谷雪)1月5日,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主楼大会议室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调整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审议了《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报送“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总结的报告》、《中共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关于报送2020年度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的报告》。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高岩主持会议。副组长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郁,校党委副书记杨冶,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彭远奎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李平,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吕冬诗出席会议。党政办、纪委办、学工部、校工会、教工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学校党委认真落实上级有关精神,突出“三个一”,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一是第一时间整改。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巡视工作阶段反馈的问题、部党组巡视整改后反馈的问题以及中央第三巡视组对工业与信息化部党组巡视巡查后的反馈,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进行讨论研究、问题分解、任务下达。二是一体推进整改。一体推进落实学校接受工业与信息化部党组巡视反馈的意见、部党组接受中央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和部署、全面从严治党检查的反馈问题,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三是坚决一改到底。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工信部党组关于巡视整改工作的要求和部署,想办法、找路子,逐一攻克整改中的难点问题。2020年,按照上级要求,按期完成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教师配备目标;按期完成学校政治辅导员配备目标;哈工大附中·哈工程校区落成开学,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着力解决教职工住房等问题。截至目前,210项整改举措中,已完成204项,完成率达97%。会议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理清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学校党委是学校全面从严治党的领导者、执行者、推动者,对落实主体责任负全面领导责任。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及成员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对职责范围内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负责,加强对分管领域、分管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有效传导责任压力,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会议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学校党委和学校机关部门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也要对其他党员、干部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锻造践行“两个维护”政治品格。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学校党委作为工信部部署高校,要从严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学校要严防出现“灯下黑”,破解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难题,力争党的建设工作“零死角”。由党政办牵头,统筹协调做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机关党委抓好机关党建工作,严防出现“灯下黑”;组织部抓好党支部政治建设和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解决好党建和业务“两张皮”问题;宣传部和教师工作部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解决好个别教师对于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有死角的问题。会议强调,2020年大事多、任务重,学校党委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不错成果。学校党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带头学懂弄通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文件精神,并及时传达贯彻落实党中央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决策部署,分解形成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清单,并层层推进工作;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会议要求,一是要继续落实落细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进一步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三是第一时间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要求部署,进一步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 汤原县副县长王林一行来校调研

    本报讯(朱虹)12月29日,佳木斯市汤原县副县长王林一行7人来校调研。校党委副书记杨冶会见王林一行,双方就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机制,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汤原县达成共识。杨冶主持调研座谈会。他对汤原县及永发乡对我校扶贫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杨冶指出,三年来,学校先后派出两任驻村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开展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等帮扶工作,为脱贫攻坚贡献了坚实的哈工程力量。杨冶强调,当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学校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四个不摘”,继续抓好驻村扶贫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汤原县的交流,探索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针对汤原县的发展所需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推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争取让更多的科技项目落地汤原县。王林感谢学校多年来对汤原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指出,我校扶贫工作队在产业帮扶、教育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务实工作,为帮助汤原县成功脱贫“摘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双方在此基础上,共同探索校县合作模式,研究对接符合汤原县发展实际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探索学校与汤原县招商平台合作方式,推动对外招商,促进成果转化;研究汤原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哈工程的合作发展模式;利用学校科技成果力量,改进汤原县企业生产模式。船舶学院苗玉刚、智能学院李冰、信通学院苍岩三位教师分别报告了《特种高效焊接技术产业化》《产业扶贫新思路之水稻适度加工技术的产业化落地》《智能养殖产业化》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双方参会人员就相关项目展开交流。

  • 学校顺利完成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本报讯(马佳男 记者 赵琳琳)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2月26日至27日举行,为保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进行,保卫师生安全,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与部署下,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圆满完成此次招考任务。2021年,共有12311人报考我校,较上年增长26%,3101人在我校考点参加考试,其中校外考生1628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学校高度重视此次考试安全和防控防疫工作,考前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专门成立研究生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就考试安全工作和防控防疫工作多次周密部署,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加大防疫宣传,通过学校官微、研招网等途径发布《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防疫与安全须知》等信息。考试当天,学校坚持以考生为本,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为考生提供周到的服务,除标准化考场外,特设立隔离考场14间,消毒防疫物资配备全面。安全保卫处、机关党委蛟龙突击队及相关考务工作人员不畏严寒坚守阵地,有序引导送考车辆、发放健康码、提供口罩、组织考生入场。党政办、纪委办/监察处、宣传部、学工部、信息化处、后勤集团、后勤基建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作,为2021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平稳实施提供保障。

  • 九三学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被授予“优秀基层组织”等荣誉称号

    本报讯(田朝辉 郭鹏君)为庆祝九三学社创建75周年,近日,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对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推动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基层组织和社员进行表彰。九三学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委员会分获“优秀基层组织”“参政议政先进集体”“九莲助学先进集体”三项荣誉。九三学社社员、市政协委员、水声学院乔钢教授荣获“优秀社员”称号;九三省委委员、省政协委员、校九三学社主委、研究生院陈恒,九三学社省委经济委副主任、经管学院副教授吕彦昭荣获“参政议政先进个人”称号;校九三学社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田朝辉荣获“组织工作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