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金榜的背后

期次:第1930期       查看:63

    前言:2011年,学校首设毕业金榜曾在校园引起不小的反响,手捧4年辛勤培育的“金苹果”,获奖者难掩对母校的感恩,对未来的信心,亦成为广大学子最生动的榜样,学校最靓丽的名片。随着2012年毕业金榜评选结果的揭晓,1个年级、2个班级、2个寝室、6个个人再度上榜。他们的示范作用何在?大学生活给他们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有什么好的经验与他人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访金榜背后的故事。

    最佳学习风气年级——水声学院2008学年
    获奖理由:外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79.56%,升学率75.66%,就业率100%。
    背后故事——“严”字当头
    刚一步入大学校门,水声学院2008级的学生就发现,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并没有来到自己身边。院系规定早7点集体晨读,除了午休和晚饭时间,晚9点半之前不允许回寝室。于是,大家“被迫”在自习室学习,或者早早地便进入实验室,对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领域进行探索。
    大学4年,学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事事有规定,收获最多的是成绩单与检讨书。各种各样的“检讨”陪伴了水声学院2008级的学生4年。晨读迟到,抄写四、六级单词;自习期间发现在寝室,抄写公式定理……小错误,小检讨;大错误,大检讨。抄着抄着,学生们的四级通过率达到了100%,六级通过率达到了79.56%,抄着抄着,学生们的保研率达到了33%,升学率达到了75.66%,就业率达到了100%……

    最具发展力班级——自动化学院20080415班
    获奖理由:荣获“校三好班级标兵”、“三好班级”称号各一次;外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83.3%,计算机二级通过率60%,班级平均学习成绩87.77分;升学率96.67%;就业率100%;获校级以上荣誉450 项,获奖率100%,人均 15项。
    背后故事——陈赓班
    首届陈赓班大二分班的时候,前40名学员中的30人选择了自动化学院,“自动化陈赓班”正式成立。4年里,他们获得的奖项其他班级望尘莫及,他们自诩是哈工程的一个传奇,他们为每一个班级成员感到骄傲。
    陈赓班学员入学后,要在理学院学习基础知识,理学院为陈赓班配备了最好的师资力量。在孙秋华、赵言城、于涛等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学员们建立了学术思维框架,找到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正是通过这1年半的学习,20080415班的同学们打下了扎实的数理知识基础,在数学建模、电子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首届陈赓班的竞争机制有些“残酷”,但确实成为了同学们比、学、赶、超的不竭动力。到自动化学院后,20080415班的专业课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除了竞争,同学们还在陈赓班学会了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大二时,班级仍有4名同学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制定复习计划、一对一辅导……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4人在接下来的考试中顺利过关。

    最具公益力班级——材化学院20081021班
    获奖理由:个人和集体荣获省、市、校级公益实践类奖项20余项,参与校内外公益实践活动数十项,所带领的公益团队获得省级奖项2项、校级优秀称号4次,2011年获“校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升学率72%,就业率100%。
    背后故事——《不可忽视的真相》
    2008年秋天,来自五湖四海的25 个少男少女相聚在一起。他们所在的专业叫做“环境工程”,他们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是污水处理。
    大一下学期,20081021班的同学们在《环境工程导论》的课堂上,集体观看了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当看到冰山已变成了没有一点雪的绿山、北极圈和南极岛的大冰块正在慢慢消失、曾经美丽的湖泊已经干涸、北极熊和企鹅因为一直找不到上岸的冰块而活活淹死,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观影结束后,同学们到讲台上发表自己的观后感。有的同学说:“走上工作岗位后,我要致力于企业的清洁生产,从源头防治污水排放”。有的同学说:“越来越多的物种濒危,食物链遭到的破坏日益严重,我们要重视环保,重视野生动物保护”……突然,同学们听到了隐隐的啜泣声,一位名叫陈天龙的男同学因为受到触动竟然在哭,大家感到非常惊讶。陈天龙擦干眼泪,走到讲台说:“别人都觉得环境工程这个专业就业前景不好,可是我认为,环境工程将来一定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大专业,环保也一定会变成所有地球人的追求。我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一定会终身致力于环保事业,将中国的志愿环保精神发扬光大”……这番发自肺腑的慷慨陈词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从此,20081021班的同学们就从未停止过投身环保事业的脚步。


    创新先锋寝室——信通学院十公寓356寝室
    获奖理由:升学率100%,省级以上科技创新赛事获奖率100%,全寝室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励22项,其中国家级3项,人均3.7项,3名同学成功申请了个性化保研。
    背后故事——“赶鸭子上架”
    信通学院一直有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传统。新生一入学,辅导员就会下达“死命令”:大学第一个暑假,所有新生都必须到省电子大赛或者国家电子大赛“玩一趟儿”。
    本是被“赶鸭子上架”,没想到,356寝室的5个人就“玩”上了瘾,大家纷纷参加E维协会和学院的科协,积极参与省赛、国赛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从大一到大四,356寝室的门,几乎没有在晚上10点之前开过,备赛阶段,有时还会唱“空城计”。临睡前,室友们会抓紧这难得的“团聚”时光大侃特侃,有时,还能在调侃中激发出关于科创的好点子和好建议。大家偶尔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放松一下。10点半,大家会打开笔记本电脑,一起看看《变形金刚》之类的大片,当然,还要另外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待熄灯断电后“续航”。

    学业先锋寝室——信通学院二公寓307寝室
    获奖理由:外语四级通过率100%,六级通过率100%,寝室5人均为党员,保研率100%,获奖率100%,共获得学校奖学金34人次,人均6.8次。
    背后故事——肺炎
    大二,正是专业基础课多、学业负担重的时候。在这个关键时期,307寝室的贺晓雯因患肺炎住院治疗,另外4个寝室成员轮番陪她输液、送饭、送水果、记课堂笔记,还给她讲解知识难点。在室友们的帮助下,贺晓雯一扫之前的负面情绪,不仅以最快的速度康复,还及时赶上学习进度,高分通过了各科考试。
    4年来,正是凭借着这种团结、互助、友爱的精神,307寝室的5个女孩儿共同进步,一起成长。为了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成绩,大家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一起自习,互相督促。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大家共同探讨。四年坚持下来,大家都取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
    在生活中,307寝室的5个女孩儿积极乐观,彼此关心,彼此理解,一起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使求学的日子充满了温馨和欢乐。她们不会忘记,曾经在多少个夜晚,彼此畅谈着自己的理想和未来,互相鼓励喝彩。那些执着的青春梦想,她们永远都会铭记于心。

    学习之星——船舶学院韩蕊
    获奖理由:学习成绩、综合成绩排名均为学院第一,学习成绩为94.47分;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以及“省优秀毕业生”、“省三好学生”、 “校三好学生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共青团员”、“军训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将在船舶学院攻读研究生。
    背后故事——军训
    韩蕊是个“乖”孩子,教官说踢正步腿要抬高25公分,她就尽量不踢到24厘米;教官说齐步走前臂要摆到胸前下数第二个扣子,她就尽量不摆到一个半。
    韩蕊天生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别人说军训累,她觉得“还好”。她学动作比别人快,姿势比别人标准,她比别人坚强,能带病坚持拉练……站在军训阅兵式的队列里,韩蕊无比自豪。
    “大学生活应该是轻松、自由、毫无压力的吧?”带着这样的想法,韩蕊走入了大学校门。很快,通过大学的“第一堂课” ——新生军训,韩蕊关于大学生活的憧憬都被打回了现实。军训是如此严格、老师们连军训这种与学习无关的事儿都这么重视、同学们在军训中都那么积极的表现……韩蕊意识到, 4年的大学生活看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只好卯足劲儿,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写下最美的篇章。

    学术之星——理学院丁云华
    获奖理由:已发表SCI、EI、ISTP、AIP检索论文各1篇,现有4篇SCI英文论文在审;毕业后将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攻读粒子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奖学金、校创新奖学金,以及“省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并多次在各种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
    背后故事——留学梦
    丁云华心中有个留学梦。为了实现梦想,他时刻准备着。
    考GRE那段日子是丁云华关于大学生活最深刻的记忆。白天,他忙着写论文,晚上,则拿着杨鹏《十七天搞定GRE单词》一遍又一遍地背单词,就连走路也是在听俞敏洪的GRE词汇串讲。为了完成计划,他常常学习到夜里一两点,累了,就望着窗外的车流,不断鼓励自己:背完这个list,就离留学梦又近了一步。
    丁云华来自首届陈赓实验班,学习成绩优异;他性格乐观开朗,兴趣广泛;他是孝顺父母的好儿子,勤工俭学,并用国家奖学金将从没有走出过农村的父母接到北京;他沉迷于骑行旅游,曾于2010年从哈尔滨骑行到清华大学,历时9天,骑行1400多公里……正是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丁云华能坚定不移地追逐自己的留学梦,乐观地面对以后的挑战。

    自强之星——自动化学院隋俊杰
    获奖理由:身为孤儿,自强自立,勇攀学业高峰,平均学习成绩83.56,曾获得校奖学金、创新奖学金、30余项校级以上奖励,拥有1项国家科研立项、1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3项校重大科研立项、12项校普通型科研立项,是“黑龙江省道德模范人物”候选人。
    背后故事——继父
    隋俊杰很小的时候,亲生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经济十分拮据。由于母亲身体不好,才3、4岁的隋俊杰就要学着做饭。
    8岁时,母亲嫁给了一个善良勤劳的好人。然而,2008年,在隋俊杰高考前的一个月,刚做完胃癌手术的继父为了救一个不慎跌落水库的小女孩儿而导致伤口感染,离开人世。从此,隋俊杰成了家里顶门立柱的人,他既要完成学业,还要打点家务、请求好心的乡邻帮母亲给苹果剪枝、雇短工给苹果套袋……更为不幸的是,2010年,隋俊杰的母亲也因病去世。
    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经济来源,隋俊杰没有被困难击倒,继父的坚强、乐观、乐于助人给了他很大的影响。4年来,隋俊杰先后做过11份家教,累计工作时间2300多个小时;做过十公寓保洁员,累计工作时间500多个小时;做过校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累计工作时间500多个小时;做过档案馆材料整理员, 累计工作时间100多个小时……
    通过勤工助学和各种奖(助)学金,隋俊杰圆满完成了学业,并成功保送为自动化学院407所的研究生,不仅还清了自己父母治病时所欠下的2万多元外债,还多次帮助周围有困难的同学。

    全面发展之星——核学院王吉浦
    获奖理由:曾获得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陈赓奖学金,以及“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启航之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标兵”、“校三好班级标兵班长”等荣誉称号;在科创方面,获得过“工程创意奖”和“五四杯”科技创新优秀奖,校科研立项2项结题优秀;GRE考试313/340分;曾随学校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游学交流,获得“Statement of Attendance”证书;现已被密西根大学核工程与辐射科学系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
    背后故事——3分钟改变一生
    2011年5月中旬,美国密西根大学核工程系主任罗纳德教授来校与核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当时担任学院宣传中心英文主编的王吉浦负责陪同罗纳德教授游览校园、参观实验室及采访的任务。采访结束后,王吉浦向罗纳德教授要了3分钟的私人时间,慷慨激昂地向其表达了想到美国密西根大学核工程系读书的强烈意愿。
    由于准备充分,那3分钟的“演讲”给罗纳德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始终通过邮件与王吉浦保持联系。当秋季学期的出国申请开始时,王吉浦收到了密西根大学核工程系的邀请函。可以说,那3分钟的“演讲”改变了王吉浦的一生。

    个性发展之星——船舶学院刘文夫
    获奖理由:曾获得“校本科生年度数学学习特别奖”、校“汉光杯”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竞赛黑龙江赛区一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省赛一等奖、美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即将赴上海交通大学读研。
背后故事——院士
    “如果能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三个方面做得非常好,那么这就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4年的学习中,让刘文夫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入学教育讲座上,徐玉如院士的一席话。“我从中学到了非常实用的学习和思维方式,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把徐院士的教诲铭记于心,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高等数学两次满分、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成绩143分、多次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奖……
    参加数学建模大赛国赛的3天3夜、参加美国数学建模大赛赛的4天4夜,刘文夫几乎都在通宵达旦的写论文,高压之下,身心俱疲,冥思苦想却找不到突破口。但是每当想起徐玉如院士不止一次说过的“在大学,你们要学的是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他总是能够再次充满信心,和队友齐心协力、突破瓶颈。
    以徐玉如院士为榜样,在大二时,刘文夫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以港航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顺利转入了梦想的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毕业在即,他放弃了本校保研的机会,成功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少数民族之星——经管学院白婷
    获奖理由: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少数民族预科生(回族),中共预备党员,校健美操队队员,曾获校级奖学金5次、省级健美操比赛奖项7次,保送河海大学研究生。
    背后故事——健美操
    刚入学时,一位大三的哈萨克族学姐告诉白婷:“参加课外活动可以提高你的综合素质,你会跳舞,就加入健美操队吧”。凭借扎实的舞蹈基础,白婷如愿加入了健美操队。
    白婷每周都要参加训练,遇到比赛时,还要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到训练上。功夫不负有心人,4年来,白婷和队友们在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还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参与演出并广受好评。训练、受伤、演出、获奖……这些经历丰富了白婷的大学生活,使她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成熟。
健美操队的每个队员学习成绩都很优秀,总是可以看见她们在训练之余背着书包去图书馆学习,这给了白婷很大的动力。于是,白婷也抓紧了专业课的学习,并以专业第四的成绩保送到了河海大学。

    记者的话:有幸,通过这次采访,结识了这么多全面发展、可亲可爱的学生。几个夜晚,我都久久难以入睡。看着他们回忆美好的大学时光,听着他们踌躇满志地畅谈理想,不禁慨叹,他们走过的青春之路是那么美好!接受采访的学生成绩都很优秀,但是在采访中,我没有看到一个“书呆子”,相反,我看到了一个个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在公益活动中竭尽全力、在文艺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人生道上自强不息的身影。我,被他们、被他们精彩的青春、被他们充满无限可能的人生所深深打动,甚至想,要不要向这些学生学习,重新规划自己、树立一个全新的人生坐标呢?我真挚地期望,读者朋友们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那些还坐在课堂上的学生是幸运的,因为你们可以更早地勾画人生的蓝图,也能够利用学校为你们搭建的平台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栋梁之才,一个专业能力突出、整体素质高的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