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融两变一问”

“红色电波”博士创新宣讲引共鸣

期次:第2287期       查看:46

信通学院党

近日,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组织开展全省高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案例评选,我校信通学院《“红色电波”博士创新宣讲引共鸣》入选最佳创新案例。本期我们一起学习其典型经验做法,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信通学院党委落实省教育工委、校党委的要求,成立“红色电波”博士生宣讲队,用青年博士的视角阐释大会精神、用青年博士的话语讲述伟大成就、用青年博士的行动助力新的征程,以“三融、两变、一问”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典型案例,推动“做拔尖创新人才,为国防科技领域和龙江经济发展服务”成为青年学子的思想共识。

具体做法:

1.用“三融”让宣讲“接地气”。“红色电波”聚焦为国家国防现代化培养电子信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生宣讲队注重将党的最新理论、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科技前沿融合贯通,讲出“新时代青年勇攀科学技术高峰的强国之志”。一是选拔国家重点课题在研和学科竞赛获奖博士担任主讲。宣讲队员来自国家教学名师、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黑龙江省头雁、省劳模和工匠人才、省青年科技奖等国家、省部级创新团队,队长王世豪是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支部书记、荣获校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队员张思成获得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特等奖、获校长表彰,队员朱文祥是国家奖学金、社会奖学金获得者。二是邀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四进”宣讲团专家辅导,针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教育、科技、人才”“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本”等新思想、新理论、新论述,寻找与博士生所在团队领域创新实践的结合点,领会精神要义,深悟思想内涵,形成11期宣讲热点。三是携手行业领域总师、校友专家开展联讲,如中国青少科技创新奖获得者、中电29所某型号副总师2005级校友毕升,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某型号副总师2007级校友王奥博等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围绕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布局,就青年学生如何提升创新能力与同学们现场连线交流。

2.用“两变”让宣讲“冒热气”。博士生宣讲队转变备课形式和授课模式,采用“订单式”备课和“菜单式”宣讲调动自主学习热情。一是通过问卷和座谈调研,广泛搜集不同圈层学生的兴趣点,“订单式”设计宣讲内容。突出每位博士生的科研背景和个性特点,打造属于每位队员的宣讲风格,确保宣讲多元呈现、丰富有趣。建立“模拟宣讲+队员互评+专家点评+学生反馈”的备课体系,制定《宣讲反馈评价表》,针对反馈内容调整打磨稿件,提升理论宣讲水平。设置“4星”级讲师晋级体系,做好激励制度。二是改变以班级为单位的宣讲模式,根据学生群体差异性、多样性的特征,找准不同群体的兴趣点,通过“菜单式”点课,优化宣讲方式,提升宣讲效果,增强宣讲内容的针对性。整合共享资源,打破物理空间限制,搭建宣讲互动平台,挑选评分较高的课程,录制《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说》系列精品慕课,设置网上问答专区,营造“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3.用“一问”让宣讲“有生气”。“回答好问题不是最终目的,提出好问题才见真本领。”这是宣讲队衡量理论宣讲成效的重要标准。立足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解疑释惑,宣讲队联系行业领军回应学生创新中的真问题,从而激发创新兴趣,营造创新氛围。每期宣讲后,队员们都会搜集学生听众提出的问题,通过给院士、首席专家、技术领军人才写信等方式,代表学生向行业大咖提问。例如,学校科创明星社团E唯协会听讲后发问:“在科创比赛中,我们发现环境越复杂的水下通讯,声波优势就越大,这其中的内在科学逻辑是什么?”“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能用于科创赛事中吗?”中国水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杨德森院士,对此面对面与提问学生代表交流,以“大”专家回答“小”问题的生动形式,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实践落到实处。

工作成效:

1.学悟“真知”入脑入心。在思政教师专题辅导下,一个个党的创新理论,变为青年博士深入浅出的实践阐释,让学生听得懂、记得住、理解深。目前,宣讲队开展了15场宣讲,有效回收《反馈评价表》300余份,满意度高达99.2%,《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说》系列慕课浏览量破万,被省媒体《极光新闻》报道,掀起了二十大精神学习的热潮。

2.坚定“真信”典型示范。通过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寻找特色、实战演练,博士宣讲队成员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解更为透彻,进一步激发了对服务领域国家需求的深度思考,埋下了毕业后服务国防信息化领域、服务龙江振兴发展的信仰火种。宣讲队成员作为博士生群体的标杆,对于博士生的人才自主培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3.踔厉“真行”创新文化。对话大咖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兴趣,收到创新提问100余个,对电子信息学科赛事的关注度显著提升,超一流赛事报名人数增加。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国防战略需求和龙江战略发展的认识,加入教师科研团队的欲望更加积极,对学生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好基础。

经验启示:

1.“谁来讲”:选好榜样人物。青年博士是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也是高校理论武装的重点难点。“红色电波”选拔学科优秀青年博士,以服务国家“四个面向”战略需求为牵引,聘请辅导专家领学理论热点,在提升其个体领会精神要义,理解思想内涵的同时,以团队朋辈之语发出时代强音,对青年学生更具感召力。

2.“讲什么”:回应青年之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为何创新”“如何创新”“为谁创新”,是一流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必答之问,11位博士宣讲主题聚焦国之战略,立足自身科技创新之思,抓住学生痛点,解疑释惑更精准。

3.“怎么讲”:联合行业领军。发挥国家“三海一核”领域行业领军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优势,联结院士、总师、专家校友,讲好新时代中国创新故事、龙江精神以及哈工程“三个第一”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定位于解决国家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厚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