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的学科建设之路

——我校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谈舰船动力学科的创建与成长

期次:第2082期    作者:记者 吴丹丹   查看:78
 





  人物名片:王芝秋,我国第二代舰船动力发展规划的主要参与者,引进机型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的见证人。曾任国防科技预研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特种发动机学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内燃机学会副理事长等重要兼职,担任了我国舰船动力技术“八五”至“十一五”预研计划、“高新工程”、“舰船动力改进提高”、“舰船动力基础科研”、“舰船动力2030规划”等多个重大规划的专家,曾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动力系主任,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是我校舰船动力学科群的奠基人之一。2010年被学校授予“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几个主要人物聚集到一起,这个专业就有了魂”
    新中国初建的中国海军,对舰船动力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都十分迫切。1953年哈军工成立之初,舰船动力仅有海军工程系造船科下设的352教授会,张稼益教授是352教授会的主任。建院初期,陈赓院长在周恩来总理的支持下从全国搜罗人才。1952年,把曾经留学德国的知名动力专家张稼益从交通部调到了哈军工,直到他1954年因病不能工作。此外,还调来了一批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汽车系、上海交大造船系、上海同济造船系、中央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根据教授会讨论安排,每个人研究方向分工各有不同。当时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报国情怀,分配做什么就一心做到最好,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些人在张稼益的带领下,启动专业建设、教材编著、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自1954年苏联顾问进入舰船动力专业两个教授会后,教师主要向顾问学习。我们的老师都是学英语的,为了向苏联顾问学习全部重新学习俄语。舰船动力两个专业的建成,苏联前后五位顾问的指导功不可没。从专业教育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指导教师备课、答疑、编写讲义、试讲到实验室建设。向顾问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青年教师试做专业毕业设计,以某型舰船主机为对象,完成整个设计计算图纸绘制等全过程,使教师得到全面的训练和锻炼。顾问认真负责,耐心细致,把两个专业的建设,把培养中国高质量的军事工程技术人员,当作自己的事业。
  50年代末,海军系造船专业以邓三瑞教授为首接受了032潜艇研制任务,内燃机专业教师负责设计该潜艇的主柴油机。1958年至1962年间,内燃机专业教师带领55级、56级应届毕业班学员参与了120型二冲程对峙活塞式柴油机的研制任务。因为当时学校的科研方针是“紧密结合教学,适时解决国防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我们这些学员都跟着教师在上海101厂做实验、搞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做的毕业设计也都是要上型号的。实际上,当时我们的大功率柴油机研制工作其实受到国外发展思路影响,做出来的菱形复杂结构的发动机,存在一定问题,但这种“真刀真枪”的科研工作对师生教研相长带来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这批学员,有一半多毕业后去了711所继续从事120型柴油机相关的研究工作。
  我们学校的舰船动力专业虽然起步比国内其他名校晚,但起点高,一步就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主要是因为有了这一批人,几个主要人物聚集到一起,这个专业就有了魂。更是因为得益于哈军工建立时的大格局、大环境,有张稼益教授的指导(尽管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有苏联顾问7年无私援助,直至走完本科教育的一个完整过程;有国内绝无仅有的实验设施;有能排除一切干扰的以陈赓院长为代表的老干部的领导。这一切都为专业和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锻炼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选择轮机工程作为博士点,很有意义”
    舰船动力专业建设初期,有两个主要专业,一个是蒸汽动力装置专业,另一个是舰船内燃机及其动力装置设计专业。蒸汽动力装置专业设置变动频繁,原因是:初建的新中国海军,潜艇、鱼雷快艇、猎潜艇、扫雷艇、登陆舰都用内燃机动力装置,所以舰船内燃机及其动力装置设计专业相对比较稳定。只有护卫舰、驱逐舰是蒸汽动力装置。在50年代末期,世界海军大型水面舰船动力装置开始采用柴燃联合动力装置,甚至有发展成全燃气轮机化的倾向及有发展核潜艇的趋势。因此,该专业变化频繁,开始为舰船蒸汽动力专业,后为燃气轮机装置专业,1959年定为核动力装置设计专业。“尖端集中、常规分散”的原则下的专业改建中,将核动力专业中的反应堆工程调整至新建立的原子能工程系,成立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在海军工程系仍设置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为主)设计专业直至现在。
  70年代末、80年代初,高校恢复研究生招生。1982年,船舶内燃机开始招收硕士,1986年船舶内燃机学科全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全国仅有3家。教育部对学科目录再调整时,船舶内燃机学科目录被取消,我们的博士点设置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动力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的内燃机二级学科;另一个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下的轮机工程二级学科。轮机工程的研究范畴更加广泛,不光原动机可以不同,也可以包括舰船动力装置类的学科,如核动力装置(二回路)为主。从学校发展特色来说,就应该继续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下开展研究;另外,本次学科点的设置选择轮机工程作为我们的博士点,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轮机工程博士点。这种选择很有意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再看内燃机、燃气轮机、核动力等专业内的骨干、教授,多数都是来自这个轮机工程学科的博士。
  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不断分建出去各个专业,舰船动力的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哈军工时期,从核动力装置专业调入原子工程系的部分教师后来又调入上海728研究所,都成为该所骨干。728所负责我国第一家自主建设秦山核电站的建设工作。同一时期,舰船燃气轮机专业及部分相关教师,并入空军工程系航空涡轮机设计专业。1978年船舶动力系下新能源研究室(专门研究潜艇用电池,有20多人)升格成研究所并独立运行,1985年并入新成立的化学工程系。2005年12月12日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从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分离出来的同时,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更名为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与此同时,将北飒研究所(从事水下潜器研究,有20余人)整编制调入自动化学院。另外还有1993年经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批准设立的供暖通风与空调专业,1995年调整至建筑工程学院。
  舰船动力专业发展到今天,它的基础性位置在国内没有变,比如在参与低速机国家重大创新计划,仍旧有基础创新潜质的底蕴。学科之间融合与分建,与服务国家形势、国防工业建设需求密不可分。


  “与行业紧密结合,是行业特色型大学最主要的立脚点”
  我们动力学院是海军动力装备最主要的人才基地之一,也是与行业结合最紧密的学院。这也是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存在的最主要的立脚点,今后还得要朝着这个方面做。
  我们培养一个合格的学生,除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还要培养学生对海军动力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只有培养出好的人才,输送到舰船动力这些领域,成为顶用人才,才是我们这个学科专业最主要的成就。我们在行业里影响深,与我们最重要的产品——人才培养是分不开的。
  船舶内燃机专业自1960年开始毕业第一批学生以来(文革期间除外),近60年,向社会输送成百上千的优秀学生,其中多数进入到407、408、沪东重机等柴油机主机厂,465、467、468等柴油机生产配套厂,以船用柴油机研究为主向的711所,701、708、719等舰船设计总体所,以及海军相关的的管理与研究机构,其他海军装备、舰船动力领域相关的单位。在关键领域、重要岗位,到处都有我们的毕业生。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院士在711所当所长的时候,曾带领一批人做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热气机,当时的团队骨干吴惠忠、顾根香等都是我们培养的硕士研究生。新型柴油机总设计师就是我校86级内燃机专业的学生。
  因为学校动力专业多年来的科研基础,国家在舰船动力相关重大计划中都与我们专业紧密相连。作为高校我们不可能做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也不可或缺。为了更好地确保舰船动力国防创新计划顺利推进,海军装备部成立了项目评估专家咨询系统,由张文平教授任组长,汇集全国各地专家,定期做阶段性评估,以降低风险。“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重大计划《船用低速机创新工程》由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我校为关键技术研究牵头单位,刘志刚教授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中船动力研究院的技术骨干成员中也是我校毕业生最多。
  不断地培养人才,年年输出人才。与研究单位联合培养人才,让研究生在课题中得到锻炼,提前适应工作环境,有的还在念书就提前被预定进入703所这样的研究机构。这些都是我们能够在行业里立足的重要因素。


  “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需要”
    学校发展与形势、机遇有很大关系。舰船动力专业从建立之初就融入了我国舰船动力的发展历程之中。
  在国内第一次大规模引进舰用动力时,正值哈军工海军系动力专业建设之初,在苏联顾问专家指导下,和全国调配来最优秀的教师、工程师、实验员一起,建成了全国先进的三个动力实验室,许多实验设备在国内都是绝无仅有的,是现役舰艇上的新设备。还有很多教师参与了引进的舰船动力技术消化吸收工作,将教学内容直接与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
  1985年到1995年,我调任动力工程系主任。正好从1985年开始国防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国防科技按其研究任务的性质分为三部分,即武器装备研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基础研究。国防科技应用、基础研究即预先研究,简称“预研”,是整个国防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预研管理是以工业部门为主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领导与专家相结合。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于1988年4月正式成立了10个国防科技预研技术专业组,其中舰船动力技术专业组我校是组长单位和靠挂单位。所以,我们参加了“七五”、“八五”、“九五”乃至“十五”国防科技预研计划舰船动力技术部分的编写工作。
  预研舰船动力技术部分的主要承担单位是711所、703所和719所,约占总经费的70%,其次是我校为主的部分院校以及个别工厂。我系“七五”预研立项36项,“八五”32项,“九五”26项,再加上30多项预研基金,应该说我们系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基本做到人人有科研项目干。搞的都是源自海军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有利于教学相长,有利于学科发展。
  国防科技预研项目早期经费很少,几万就算较大项目了,大家都很珍惜,大多项目都获得部级鉴定与奖励,也有国家级奖励。几个五年计划下来,许多成果成熟了,成果转化也就提上日程,并且都是真正以海军装备发展需要转化成果,成果转化的数量在当时整个学校里是最多的。最具代表性的有柴油智能控制系统、潜艇柴油机冷却消声器、气垫船的盐雾滤清器、气垫船驾控系统、燃气轮机点火器、柴油机相继增压等等。
  科研要和装备发展相结合,才有了从预研到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很艰苦,很多项目是经过七八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成功,才能上型号,上了型号才有条保。有了条保,积累起来,加上国家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加上学校已有的条件连在一起,才能支撑学科专业向前发展。
  2003年,学校50年周年校庆期间,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哈军工海军系内燃机专业64级学生)参加了内燃机老教师组织的座谈会。座谈期间,张志华教授代表动力学院宣读了给张云川主任的一封公开信(信由我起草,因病未能参会),在记述动力学院多年来获得“211工程”、“动力专项”、“型号专项建设”经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动力楼的建议,希望得到张云川主任的支持。张云川主任当场表态,只要按呈报程序,报告到他手,他就批。当时科工委三司司长周玉兰也在场,当即表示协办好此事。
  在与业界的合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在技术上总要先走一步,强调给予,这也是开展合作的基础。1987年我们和405厂、429厂联合研制的我国第一台舰船主机微机监控系统通过部级鉴定,后来装备在037艇上,成为工厂的吃饭产品,先后推出约40余艘,对我国舰船主机监控系统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合作当中,作为高校要有真才实学,把自己掌握的东西教给业界。同时在实践中向对方学习,在不断的相互给予中发展合作。
  学科的发展不能脱离国家的发展大形势。比如舰船动力现在就到了要推出第三代机的时候。动力相关的重大创新计划得以顺势推进。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机遇。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最近比较重要的科研方向是舰船动力智能控制和振动噪控制,另外诸如燃气轮机装舰技术、摩擦润滑技术、燃机先进循环技术、测试技术等均有创新性发展,相信在动力相关的各重大创新计划中都能有所贡献。
  学校“三海一核”的发展中,包括船舶、核动力都离不开动力学科的发展。在学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动力学科应该找到自己独有的切入点。在我看来,学校“三海一核”办学特色中最核心的是海军装备,服务国防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使命。


●回声


把服务国防的第一使命代代传承下去


    6月7日,21点28分,《面向国家战略科技需求的学科建设之路——我校终身荣誉教授王芝秋谈舰船动力学科的创建与成长》一文率先在学校官方微信上发布后,迅速在动力学院师生以及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圈层中引起热烈反响。“服务国防始终是我们的第一使命”的感怀,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动力人。顺着手机上被不断刷屏的留言,记者走近了动力学院师生。
  王芝秋教授首届博士生,长江学者李玩幽教授:老师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我当天晚上看了这个报道,虽然都是描述一些基本事实,但作为学生的我们,读后感触更深。老师在做事业的过程当中,第一个就是担当,这种担当是为国家需求担当,为行业需要担当。这是他的核心关键词。有了这个核心关键词,他把教学、科研工作都围绕着国家需求、行业需求来谋划和实践。他的这种担当、实践,不仅是我们学校,到外面去听,整个行业对老师站在国家层面为行业发展进行谋划、奋斗的故事更多。对我们来说,我们是他培养出来的学生,从他的身上,我们学到的是要以国家需求为牵引,把这个事情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融入到研究、教学当中,把我们的学科做好,为行业培养更多的精英人才,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地更好。
  动力装置工程技术研究所、前内燃机结构强度教研室教师柳贡民教授:现在很难有时间看这么长的非专业相关的文字了,但这篇报道我从头看到了尾,回想起很多事,感觉很自豪。从学生到共事24年,王教授给我的感受是,学识面非常广,高瞻远瞩、善于谋划,但又注意细节。他了解国家、行业的需求。八、九十年代,很多次被海军找去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人们有时会认为一个学科的发展重在机遇,但如果不是王教授当时能够抓住机遇,马上找到我们的契合点,也不会有今天动力学科这么迅速的发展和行业地位。他的知识结构是立体的,犹如一位老中医,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实践,让他能够准确地找到症结。他在行业里的作用是无人能取代的。特别是在帮助海军解决重大关键性问题的时候。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路勇副教授:读完这篇报道,我立刻转发到了学院、大功率新型柴油机专家咨询委、和三系校友3个微信群里,当晚微信朋友圈就被刷屏了。王教授80多岁了,很多高校、研究所依然邀请他当项目评审专家,由于身体原因他一般都拒绝。但是只要说到海军,说到“三代机”,他就一定去、一次不落。从去年年初到现在,往返出差20多次,从来都是跟着我们年轻人的时间走,没有午休,甚至深夜往返。通常专家咨询委评审会连续两三天,可他作为年龄最大的资深专家,比年轻人工作还认真,根据自己亲身经历“二代机”的经验,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识别和化解项目研制的风险提出了很多好的咨询建议。他对国防、对海军、对舰船动力发展有情怀、有感情,是他们这样老一辈的专家奠定了我们这个学科在行业里的地位,他们带着我们去开会,推着我们成长,让工程大学有了位置。我们这一代就要更好地继承、发挥他们原来在行业里面的地位和优势,这就是我们要思考和努力的,我们年轻人更需要这种责任和意识。现在我们在行业里是非常自信的,很多时候在海军、业界里,我们就像天然的一份子一样,这些都是他们这代人留给我们最大的无形财富,也不断激励我们把财富延续下去。
  2014级博士张相元:我们都叫王教授“老爷子”,这种文章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专业教育。记得2014年年初,农历新年在即,广州船厂年底交付的某大型船试运行期间,动力系统出现重大故障,责任方组织了国内多家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专家“火急火燎”开展了多次摸底排查听诊会,收效甚微。实验室临危受命,我有幸陪着王老爷子赶往广州“灭火”。在会场听取实验人员情况汇报和各方专家诊断意见,与会场人员的激烈交锋鲜明不同的是,老爷子默默地查看好几百页的情况说明书和计算资料,不时地提出疑问,详细询问现场的运行情况。在得到了实际故障后,一针见血地提出动力系统的调控才是“病灶”,根据这一新的指导,顺利解决问题。我惊讶于老爷子渊博的知识,对整个船舶动力系统的方方面面的了解和沉淀,不受制于简单的表面现象而透析根由,严谨务实的对待科研和工程问题的态度更是令人折服。
  年至耋耄,双鬓留霜,踽踽老头,跨千里,过三江,辩思谨行,盘活远洋帆,可赞可赞!
  学院党委书记彭宗德:我读了这篇文章后,也是很感动。一是感觉船舶动力相关专业发展到今天,很不容易,这里面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王教授在舰船动力学科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奠定了我们相关专业在国内的优势和地位。他不仅站在国家的高度对船舶动力进行整体规划,还对学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了很好的布局。正是有了他的深谋远虑,才有了专业的大发展。王教授对国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与高尚的品质,带动影响着整个学院的风气。我来动力学院这些年,能深深地体会到学院整体的氛围与文化,学院党委要大力组织学习好、宣传好这样的典型。把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营造的这种学术氛围、做事业的精神,对待科研的态度,无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意识,一直传承和延续下去,激励后续几代人献身国防、投身学科专业建设。
  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个人追求只有与祖国需要融为一体,事业发展只有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使命与担当才能落地生根,经岁月洗礼,幻化为生命持久的人格魅力,李玩幽教授转帖下面的几十个点赞,印证着所有动力人的共同心声……
    校友、703所王宏:你是咱们所有人的榜样和骄傲
    校友、711所研发中心主任黄立:我们的骄傲
    浙江大学俞小莉教授:前辈是我们的榜样
    上海交大邓康耀教授:向王老师等前辈致敬
    北京理工大学张卫正教授:向老先生学习
      ……